标题:红壤丘陵自然植被恢复及其对某些土壤条件的影响

作者:刘更另,黄新江,冯云峰

摘要:本文分析了中国农业科学院祁阳红壤实验站长期定位实验中系统观测结果,作者认为在红壤丘陵区恢复植被覆盖至关重要,只要排除人为破坏,自然植被很快就能恢复。一般只要3-5年就能全部覆盖,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土壤水热条件和养分状况,使生态环境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在植被恢复初期,主要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逐步演化成草、灌、乔等多层次复合植被。在演化过程中我们观察到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对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的替代和灌木对白茅草的替代。

关键词:自然植被恢复;次生演替;白茅;假俭草;

文献注录:刘更另,黄新江,冯云峰. 红壤丘陵自然植被恢复及其对某些土壤条件的影响 [J]. 中国农业科学. 1990, 03: 60-69.

报/刊名:中国农业科学》,发表于1990 / 第 03 期。

文献类型: [J] (文献级别:核心刊物

页码: 60-69 页 / 共10

Copyright© 2012 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备案号:渝ICP备05000267号   栏目访问量:次.     联系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