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仁崔,卢浩然
摘要:用6个栽培稻品种为核供体亲本,以O.barlkii、O.glaberrima野生稻种以及分别属于Indlea,Javanica和Japonica亚种的6个品种为细胞质供体亲本,通过核置换回交8-12代,育成8×6个同核异质代换系。观察了全部代换系的11个农艺性状,研究其中7×6个代换系对20个稻瘟病菌株和15个白叶枯病菌株的感病性反应。结果表明,核质互作因素对所研究性状和两种病菌的反应都表现出显著的遗传效应;其中核质互作导致的雄性不育是一主导效应。 研究的结果又一次为稻核质互作导致不肓提供这样的证据:以进化上较低级的种质为胞质亲本更可能获得雄性不育。初步认为,胞质的多样性在杂交稻育种上较之在常规品种选育上更为重要和迫切。设想把细胞质导致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的这一胞质特性作为稻种分类的依据之一。
关键词:稻(Oryza L.);细胞质效应;核质互作;雄性不育;稻瘟病;白叶枯病;杂交水稻;稻分类;
文献注录:杨仁崔,卢浩然. 稻属(Oryza L.)的核质互作效应研究 [J]. 中国农业科学. 1989, 02: 56-63.
报/刊名:《中国农业科学》,发表于1989 / 第 02 期。
文献类型: [J] (文献级别:核心刊物)
页码:第 56-63 页 / 共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