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黄伟, 柴爽, 张犇, 龚玲, 王双友, 李大志, 龙桂友 and 李娜
摘要:【目的】利用重测序数据和表型鉴定信息解析宽皮柑橘种质资源遗传变异和群体结构情况,挖掘优异种质资源,促进品种改良朝优质多样化方向发展。【方法】2021、2022年连续2年对473份宽皮柑橘种质果实与花的25个表型进行鉴定,采其嫩叶进行DNA提取并建库测序。利用变异系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对表型数据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合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宽皮柑橘种质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筛选优异宽皮柑橘种质。基于重测序数据进行系统进化树分析,解析优异种质所在类群特点。【结果】473份宽皮柑橘种质表型存在广泛的变异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21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介于9.36%—76.98%,平均值为34.95%,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71—2.08,平均值为1.93。4个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为0.35—0.98,明显低于数量性状。其中,囊衣及汁胞壁重的变异系数最大,果皮颜色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对17个果实表型进行主成分分析,选出的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大于70%。利用因子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得出宽皮柑橘种质综合得分范围为-1.23—1.59,得分最高的品种为LP31(‘西之香’ב金葵’),其次是LP45(‘西之香’ב金葵’)、LP18(‘红美人’ב美国糖桔’)、LP3(‘塔罗科血橙’ב金葵’)。表型聚类分析与系统进化树分析均将参试宽皮柑橘种质资源分为7个亚群,且两者划分的亚群特点相似,均表明起源地、品种类型和杂交组合的不同可以在分群中体现。综合得分较高的种质大多集中于系统进化树的第Ⅳ类群,表明利用表型信息进行综合评价后的优异种质在遗传上也具有相似性。【结论】参试宽皮柑橘种质表型存在广泛的变异和丰富的遗传多样性,表型聚类与基因型系统进化树分群结果相似,且基于表型综合评价后筛选出的优异种质在基因水平具有较高的遗传相似性。
文献注录:黄伟, 柴爽, 张犇, 龚玲, 王双友, 李大志, 龙桂友 and 李娜. “早蜜椪柑”杂交组合的胚培养及杂种鉴定 [J]. . 2025.
报/刊名:《》,发表于2025
文献类型: [J]
页码:第 页 / 共 页